Uber被喷,焉知非福
Uber被喷,焉知非福
最近Uber惨遭重击,因为前员工Susan Fowler发了一篇战斗檄文:
她在Uber待了一年,备受屈辱:刚入职就被上司在公司聊天软件里约炮,HR部门打太极公然撒谎说该人是初犯、没必要毁了他;她尽管工作优秀但转组屡次被拒;团队文化处处彰显对女性工程师的歧视。 她与公司内其他女员工交流后发现很多人也被性骚扰,而且有些还是被同一个人(向她约炮的那个上司)。遇到这种情况,公司里的 HR 部门值不值得信任?报告给 HR 后会不会遭到进一步的打击报复? Uber 果然是名不虚传的 toxic work culture;Uber 的 HR 看起来很反人类啊。作者不到一周就找到下一份工作,现在 Stripe 上班了。 文中还提到一个故事:他们团队要给 SRE 工程师们定夹克,只订男的,而不订女的。为啥?120 件男夹克可以打折,便宜;6 件女夹克不能打折,不划算。为了“公平”起见,就不订那六件女夹克了。真是为公司省钱。
– From 湾区日报
不要说女权主义者,任何不戴有色眼镜的中立人士看到Susan大姐的遭遇都会义愤填膺,加上前不久Uber CEO在特朗普支持问题上的首鼠两端,硅谷主流民意里Uber的公司文化已经声名狼藉。加上去年败走中国,一时间大有风雨飘摇之感。
然而,就和特朗普能出乎意料力压希拉里当选总统一样,“主流”、“民意”、“意见领袖”从来都是少数。在投票这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,农村可以包围城市的游戏里,沉默的大多数才是决胜的主力。
作为习惯了网上生活,吃个饭看个片买个裤衩都要发Facebook/twitter的美国知识界和媒体界人群——世界上最发达第三产业市场的从业人员,对世界的认识是有偏差的,一言以蔽之,几十年生活在世界之巅,“何不食肉糜”已经成了他们看世界的第一印象。
觉得世界上所有人都应该和自己想法一致,这是典型的形而上学。社会里除了占据高端服务业“受过高等教育的精英”,还有“社区大学毕业的水管工”、“祖祖辈辈经营农场的农民伯伯”、“以小费为生的饭馆女招待”等等从事低端服务行业的劳动者。能把这两波利益有明显差别的人breakdown开来,实践论才算入门。
回到Uber事件,“女性员工从25%下降到6%”,是不是一个灾难呢?从商业角度或许会短期内对股价有所影响。但当我们换一个角度,从这件事里没有出声的广大Uber男性员工视角:该公司所有政策都特别对男性友好,出事了还有人给罩着,CEO似乎还变相鼓励这种风气?——“男性员工比例从75%上升至94%”。
说一句政治不正确的话:紧握自己的基本盘,团结周边的大多数,任你风吹浪打,我自岿然不动啊!